损人利己的成语故事


损人利己

拼音sǔn rén lì jǐ

基本解释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损人利己的典故

唐朝时期,陆象先少年志高,才华出众,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评价他为“才望高雅”,推荐他担任洛阳尉。陆象先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为官廉正,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损人利己,深受皇帝的器重,功劳卓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损人利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正本溯源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信口开合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翻箱倒柜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漏洞百出 姚雪垠《<歧路灯>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心归向 《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云天雾地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多情善感 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