踯躅
词语解释
踯躅[ zhí zhú ]
⒈ 徘徊不前。
例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英pace up and down; loiter around;
⒉ 用脚踏地。
例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英tread;
引证解释
⒈ 以足击地,顿足。
引《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躕焉,然后能去之也。”
王先谦 集解:“躑躅,以足击地也。”
《宣和遗事》后集:“帝止之不可,但躑躅於地,大哭而已。”
《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躑躅,皮肉焦烂。”
《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魏犨 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躑躅。”
⒉ 徘徊不进貌。
引《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躑躅青驄马,流苏金鏤鞍。”
明 陈子龙 《小车行》:“叩门无人室无釜,躑躅空巷泪如雨。”
何其芳 《画梦录·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躑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
⒊ 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引唐 白居易 《题元十八溪居》诗:“晚叶尚开红躑躅,秋房初结白芙蓉。”
清 赵翼 《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诗:“一枝躑躅赠留貽,老瓦盆经手泽滋。”
郭沫若 《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国语辞典
踯躅[ zhí zhú ]
⒈ 徘徊不前的样子。
引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二:「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近徘徊 踌躇
⒉ 山踯躅的简称。参见「山踯躅」条。
最近近义词查询:
运动的近义词(yùn dòng)
消灭的近义词(xiāo miè)
有效的近义词(yǒu xiào)
安排的近义词(ān pái)
规则的近义词(guī zé)
布衣的近义词(bù yī)
实现的近义词(shí xiàn)
作业的近义词(zuò yè)
帮忙的近义词(bāng máng)
精美的近义词(jīng měi)
垄断的近义词(lǒng duàn)
奇特的近义词(qí tè)
同僚的近义词(tóng liáo)
办事的近义词(bàn shì)
冷光的近义词(lěng guāng)
自力更生的近义词(zì lì gēng shēng)
无声无息的近义词(wú shēng wú xī)
单元的近义词(dān yuán)
每日的近义词(měi rì)
愁闷的近义词(chóu mèn)
难题的近义词(nán tí)
子女的近义词(zǐ nǚ)
思想的近义词(sī xiǎng)
武士的近义词(wǔ shì)
指引的近义词(zhǐ yǐ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děng tóng等同
- shuò shì硕士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zuì mù最目
- qiú rén dé rén求仁得仁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xīng xiū兴修
- xiāng kè香客
- jǐng zhǎng警长
- xiàng mào táng táng相貌堂堂
- zhān shí饘食
- tíng jī píng停机坪
- jī shí基石
- zuì mù xī醉木犀
- fā rè发热
- shùn biàn顺便
- huà yī guān画衣冠
- wēn shì温室
- mán gàn蛮干
- qǐ zuò yòng起作用
- tè jí特级
- huà tí话题
- jìn chéng进城
- shān mù山木